另一個區別就是圖文消息的三四五條被折疊進“余下n篇”,這會影響后面幾條消息的打開率,公眾平臺引導公眾號運營者重視首條消息,提高內容質量和效率的意圖明顯。
這次公眾號改版信息流后,各方的反應不一,但整體上偏負面的居多,尤其是那些小號經營者。因為公眾號改成按時間順序展示消息流,意味著所有的公眾號都在集中在用戶閱讀高峰時刻發布,這樣的話頭部大號對小號的擠出效應會更加明顯,小號的生存空間可能會被進一步擠壓。對于用戶來說,用戶體驗也難說改進,因為過去的消息會被最新的消息擠到下面,用戶即想即看的需求體驗會被影響,每次都要推到盡量后面的位置看是否有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雖然微信有優化這方面的體驗,即用戶看過或者滑過的消息會按一定頻率顯示為歷史消息,但終究還是沒法根本上改善用戶即想即看的需求。
我們應該能看到,這次更新并不是信息流版公眾號的最終形態,而是初步的試探動作,包括按住某個圖文消息會顯示“未完成功能”的提示內容,也說明微信團隊后續還會根據運營者和用戶的使用反饋,對公眾號進行不斷的優化和升級。
二
2012年8月23日,自正式上線以來,公眾號已走過六個年頭。最初微信命名其為“官方平臺”和“媒體平臺”,最終確定為“微信公眾平臺”,定位于微信體系內的內容生態。就像它的Slogan——再小的個體,也有自己的品牌——一樣,微信公眾平臺初衷就是打造一個去中心化的內容平臺。上線之初,微信公眾平臺作為新的內容傳播媒介,用戶體驗上亦還有很大改進空間,但微信團隊在后面一年時間內對公眾平臺進行了一系列包括圖文消息、實名認證、自定義菜單和LBS數據等優化更新,可以看出微信對公眾平臺的重視和期望。
2013年8月5號,隨著微信5.0版本的發布,公眾號也迎來上線一年以來最大的一次升級。一是公眾號分為服務號和訂閱號,服務號只有企業、政府和事業單位等組織,而訂閱號則組織和個人才能申請。二是訂閱號折疊進統一的對話框內,在此之前訂閱號推送新消息都會像對話一樣更新在最頂端,但此次被折疊進統一的“訂閱號”對話框內,雖然對訂閱號來說是一種“關注降級”,用戶需要點兩次才能進入想看的訂閱號,但微信的整體用戶體驗得到了較大的改善。
2017年4月19日,微信關閉iOS端公眾號贊賞功能。自微信5.0版本以來,公眾號近4年以來小動作優化不斷,但沒有大的調整。這次,蘋果修改規則,開發者如果要在應用中開通付費訂閱、貨幣購買、內容付費等行為,必須使用蘋果的應用內購買功能,而不得繞過蘋果使用其他超鏈接。已有2000萬+規模的微信公眾平臺,被迫關閉iOS端公眾號贊賞功能,在運營者和用戶中引起了強烈的不滿情緒。
2018年6月20日,iOS端信息流改版的公眾平臺正式上線。在這之前的6月6日,微信重新開放iOS端的打賞功能,并進行了升級,從贊賞公眾號運營者變為喜歡內容生產者。以后好的內容生產者可以在不同的公眾號發布內容并接受用戶的贊賞。這是微信公眾公平進一步去中心化的意圖,弱化公眾號個體,強調內容生產者,引導并鼓勵好的內容生產,這和改版信息流的邏輯是一致的。
三
微信公眾平臺的推出,直接衍生出一種新的行業——自媒體。任何個人,都可以注冊獨立品牌的微信公眾號。目前,公眾平臺已有2000萬+的公眾號,但90%以上的都是“死號”,運營者疏于打理而且用戶關注度也極少。流量基本上集中于頭部大號,比如羅輯思維、咪蒙和十點讀書都已累積粉絲超千萬加,而且這種趨勢會越來越嚴重。
微信公眾號的演化方向,我來做個預測。
1,流量會越來越集中于頭部大號,小號的生存空間進一步被擠壓。公眾號改版信息流后,所有公眾號都在爭奪用戶的黃金時間,頭部大號的用戶優勢和流量馬太效應會越趨明顯。再加上一張身份證只能注冊2個號以及運營者可以主動注銷賬號,大量的小號、“死號”會陸續退出,公眾號的“尖峰薄尾”——即大者恒大,小者愈小——會越加明顯。
2,原創內容的質量和效率更加重要,高質量的內容和作者能得到更多獎勵。高質量的內容在信息流模式下能夠抵達更多的用戶,觸發更廣的分享。并且,內容生產者會越來越不用依賴公眾號運營實體,憑著內容的原創和高質量,就能在公眾平臺這個體系內獲得足夠的流量和獎勵,進一步提升內容生產者的積極性。
3,公眾號會完全信息流化,完全的去中心化。今日頭條和抖音對騰訊的威脅已引起騰訊高層足夠的重視,微信這一流量巨礦,勢必會承擔起阻擊頭條系崛起的重要排頭兵。另外,隨著游戲業務的盈利預期逐漸觸頂,微信在其他業務尤其是信息流廣告的盈利需求會越來越緊迫。6.7.0版的信息流公眾號只是將用戶已關注公眾號的新發消息以信息流的方式展示,后續一定會演化為與今日頭條近似的完全信息流模式,即用戶未關注的公眾號的消息也會推送給你。隨著公眾號的完全信息流化,公眾平臺也會變為完全的去中心化,運營實體的重要性和存在感會被弱化。當然,我們應該相信微信團隊的克制和專業,就算變成完全的信息流,公眾平臺也不會淪為標題黨和垃圾信息的集散地。
微信公眾號進化之路從來都是充滿坎坷,我依舊滿懷希望充滿期待。
這次公眾號改版信息流后,各方的反應不一,但整體上偏負面的居多,尤其是那些小號經營者。因為公眾號改成按時間順序展示消息流,意味著所有的公眾號都在集中在用戶閱讀高峰時刻發布,這樣的話頭部大號對小號的擠出效應會更加明顯,小號的生存空間可能會被進一步擠壓。對于用戶來說,用戶體驗也難說改進,因為過去的消息會被最新的消息擠到下面,用戶即想即看的需求體驗會被影響,每次都要推到盡量后面的位置看是否有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雖然微信有優化這方面的體驗,即用戶看過或者滑過的消息會按一定頻率顯示為歷史消息,但終究還是沒法根本上改善用戶即想即看的需求。
我們應該能看到,這次更新并不是信息流版公眾號的最終形態,而是初步的試探動作,包括按住某個圖文消息會顯示“未完成功能”的提示內容,也說明微信團隊后續還會根據運營者和用戶的使用反饋,對公眾號進行不斷的優化和升級。
二
2012年8月23日,自正式上線以來,公眾號已走過六個年頭。最初微信命名其為“官方平臺”和“媒體平臺”,最終確定為“微信公眾平臺”,定位于微信體系內的內容生態。就像它的Slogan——再小的個體,也有自己的品牌——一樣,微信公眾平臺初衷就是打造一個去中心化的內容平臺。上線之初,微信公眾平臺作為新的內容傳播媒介,用戶體驗上亦還有很大改進空間,但微信團隊在后面一年時間內對公眾平臺進行了一系列包括圖文消息、實名認證、自定義菜單和LBS數據等優化更新,可以看出微信對公眾平臺的重視和期望。
2013年8月5號,隨著微信5.0版本的發布,公眾號也迎來上線一年以來最大的一次升級。一是公眾號分為服務號和訂閱號,服務號只有企業、政府和事業單位等組織,而訂閱號則組織和個人才能申請。二是訂閱號折疊進統一的對話框內,在此之前訂閱號推送新消息都會像對話一樣更新在最頂端,但此次被折疊進統一的“訂閱號”對話框內,雖然對訂閱號來說是一種“關注降級”,用戶需要點兩次才能進入想看的訂閱號,但微信的整體用戶體驗得到了較大的改善。
2017年4月19日,微信關閉iOS端公眾號贊賞功能。自微信5.0版本以來,公眾號近4年以來小動作優化不斷,但沒有大的調整。這次,蘋果修改規則,開發者如果要在應用中開通付費訂閱、貨幣購買、內容付費等行為,必須使用蘋果的應用內購買功能,而不得繞過蘋果使用其他超鏈接。已有2000萬+規模的微信公眾平臺,被迫關閉iOS端公眾號贊賞功能,在運營者和用戶中引起了強烈的不滿情緒。
2018年6月20日,iOS端信息流改版的公眾平臺正式上線。在這之前的6月6日,微信重新開放iOS端的打賞功能,并進行了升級,從贊賞公眾號運營者變為喜歡內容生產者。以后好的內容生產者可以在不同的公眾號發布內容并接受用戶的贊賞。這是微信公眾公平進一步去中心化的意圖,弱化公眾號個體,強調內容生產者,引導并鼓勵好的內容生產,這和改版信息流的邏輯是一致的。
三
微信公眾平臺的推出,直接衍生出一種新的行業——自媒體。任何個人,都可以注冊獨立品牌的微信公眾號。目前,公眾平臺已有2000萬+的公眾號,但90%以上的都是“死號”,運營者疏于打理而且用戶關注度也極少。流量基本上集中于頭部大號,比如羅輯思維、咪蒙和十點讀書都已累積粉絲超千萬加,而且這種趨勢會越來越嚴重。
微信公眾號的演化方向,我來做個預測。
1,流量會越來越集中于頭部大號,小號的生存空間進一步被擠壓。公眾號改版信息流后,所有公眾號都在爭奪用戶的黃金時間,頭部大號的用戶優勢和流量馬太效應會越趨明顯。再加上一張身份證只能注冊2個號以及運營者可以主動注銷賬號,大量的小號、“死號”會陸續退出,公眾號的“尖峰薄尾”——即大者恒大,小者愈小——會越加明顯。
2,原創內容的質量和效率更加重要,高質量的內容和作者能得到更多獎勵。高質量的內容在信息流模式下能夠抵達更多的用戶,觸發更廣的分享。并且,內容生產者會越來越不用依賴公眾號運營實體,憑著內容的原創和高質量,就能在公眾平臺這個體系內獲得足夠的流量和獎勵,進一步提升內容生產者的積極性。
3,公眾號會完全信息流化,完全的去中心化。今日頭條和抖音對騰訊的威脅已引起騰訊高層足夠的重視,微信這一流量巨礦,勢必會承擔起阻擊頭條系崛起的重要排頭兵。另外,隨著游戲業務的盈利預期逐漸觸頂,微信在其他業務尤其是信息流廣告的盈利需求會越來越緊迫。6.7.0版的信息流公眾號只是將用戶已關注公眾號的新發消息以信息流的方式展示,后續一定會演化為與今日頭條近似的完全信息流模式,即用戶未關注的公眾號的消息也會推送給你。隨著公眾號的完全信息流化,公眾平臺也會變為完全的去中心化,運營實體的重要性和存在感會被弱化。當然,我們應該相信微信團隊的克制和專業,就算變成完全的信息流,公眾平臺也不會淪為標題黨和垃圾信息的集散地。
微信公眾號進化之路從來都是充滿坎坷,我依舊滿懷希望充滿期待。
本文地址:http://123beaconmarketing.com//article/2019/1112/11852.html